当前位置:忆蝶梦寒>历史军事>蜀汉之庄稼汉> 第0344章 二月锦城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0344章 二月锦城(1 / 2)

“有信厚和意致这话,那我就放心了。”  冯永点点头,“信厚是南乡县令,平日里就多操心些。至于山里的那几个矿场,意致你莫要放松了。”  “小弟明白。”  两人齐齐说道。  冯永这一番话,已经明确了在他离开之后,南乡由李球为首。  “至于牧场和工坊,就交给绍先和李娘子了。”  霍弋还没说话,李慕心头的狂喜之意却是再也按捺不住,抢先道,“兄长但且放心,这工坊之事,小妹定然尽心尽力,必不会让它出一丝纰漏。”  冯永微微一笑,“慕娘子不必如此,世事岂能预料?只要尽心就好,就算出了什么问题,大伙一起想办法解决就是。”  “是。”  李慕心头一阵激荡,有一种融入了这个团体的感觉。  冯郎君这是……真正地没有看低自己,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女子身份而有丝毫区别对待。  冯永的目光最后落在霍弋身上。  霍弋神色有些复杂,感觉到所有人的眼光都看向自己,倍感压力。  “牧场所产的干酪,事关南征大事,还望绍先以大汉江山为重,应下此事。”  冯永开口温声问道。  “既如此,弋岂敢不尽心?”  霍弋听了冯永的话,心头一松,感激地看了一眼冯永,连忙顺着台阶下来。  他是陛下的人,为大汉江山所谋,自是理所当然。  建兴三年二月,大汉益州典农校尉冯永受大汉丞相所令,回锦城述职。  二月的锦城,已经春意盎然。  暖暖的日头照在身上,让窝了一个冬天的人感到暖洋洋的,极是舒服。  锦城外,小草露出了浅浅绿色,远远看去,如同一片绿色的毛毯,很是养眼。  这是一个踏青的好日子。  张星忆坐在马车里,撩起车帘,正看着这难得的春日景色,突然听到一阵如急雨般的马蹄声,一个熟悉的人影骑着马飞速地经过。  “咦?那不是关阿姊吗?”  张星忆疑惑地自言自语了一句,“阿姊要去哪?”  关姬的身影刚远去,张星忆又听到身后响起了马蹄声,这回她有了准备,连忙探头看去,只见双骑正一前一后就要超过马车。  “赵家阿兄,你们这是要去哪?”  张姬一看到赵广,再想起刚过去不久的关姬,心头一动,连忙大声问了一声。  马上的人一听到喊声,连忙“吁”了一声,只见俊马一声长嘶,两个前蹄高高扬起,然后再重重地跺下,地上的泥土四溅后,一人一马便稳稳地停了下来,显出极高的骑术。  马上的骑士转过头,不是赵广是谁?  看到车窗里露出的小脸,赵广脸上露出意外的神色,“是四娘啊。你如何在此?”  “今日是个难得的好日子,闺中姐妹相约去锦城外踏青,”张星忆浅浅一笑,大眼弯成一抹月牙,“赵家阿兄这是要去哪?”  “哦,今日兄长要到锦城了,所以我要去迎接。”  赵广随口说道。  “兄长?”  张星忆瞪大了眼,闪烁着莫明的光芒,“哪个兄长?赵家大兄何时离开的锦城?”  “非是大兄,而是冯家兄长。”  赵广解释道。  果然如此!  张星忆眼睛大亮,“冯郎君终于要到锦城了吗?你们到哪去接他?”  “前方有一桃林,张家小妹可知晓?”  “自然知道,那桃林正是我与众姐妹相约踏青之处。”  赵广点点头,说道,“过了桃林不远,有一个亭子,我们打算在那里等兄长。”  张星忆听了,脸上的笑容再也掩饰不住,点头道,“我知道了。那我就不耽搁赵家阿兄了。”  赵广听了,颔首示意一下,一扬缰绳,很快又远去。  “车夫,赶得快些。”  待赵广走后,张星忆下令道。  “娘子,我们不去桃林了吗?”  同坐在车里的侍女深知小娘子心意,不由地问了一声。  “谁说不去?不去桃林还能去哪里?”  张星忆看了侍女一眼,“和她们约好的事情,如何能说不去就不去?”  赵家阿兄不是说了么,他们等冯郎君的地方就在桃林前面不远,所以冯郎君肯定会经过桃林。  阿母说了,女子要矜持呢,不然会让男子看不起。  自己又没理由前去接冯郎君,踏青巧遇才是最好的理由呢!  可是想起前头骑马过去的关家阿姊,张星忆却是有些气闷,哼了一声,掀起车窗,又催促了一声,“再快些,怎么这般慢?”  锦城外的那一片桃林,乃是锦城有名踏青好去处。  此片桃林还有一个来历,说是当地的主人喜好读书,每读到快意情不能禁,或者遇到不求所解之处,总是会拎起锄头,挖坑种上几棵桃树。  久了久之,这桃树林就越发大了起来。  每到春日,桃林满是粉的,红的桃花,好看之极,如同仙境,所以锦城的小郎君小娘子,皆喜欢去那里踏青。  张星忆以前没必要去那里踏青,今年是第一次。  即便是她心里别有所思,但当她看到那一片纷纷落落的桃花,仍是禁不住地愣了一下神,嘴里惊叹了一声:“没曾想竟有此等美景!”  “我没骗你吧四娘?”早来一步的闺中姐妹笑嘻嘻地拉着她的手,转身看向那一片桃林,眼中有止不住的迷醉之色,“前年我第一次见到此等美景,差点就不愿意回锦城,只愿日夜守着这桃林就足够了。”  张星忆失笑道,“平日里说你痴,果是没错。”  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,美矣慕矣……”  不远处有人在念句,声音很是大声,飘了过来。  此句是改自《诗经》里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